本期荐书,是“晋图馆员荐晋书”第二十四期。
荐书人:郭晓岩
推荐图书:《茶道青红》
作者:成一
馆藏地点:文学图书阅览室、专题阅览区——山西作家
索书号:I247.53/1993/[2023]
▲点击音频,边看边听
故事梗概
康乾年间,山西茶商在交通、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,特别是在官方未予主法保护的社会境遇里,全凭自力,开辟出一条从江南产茶地,远至恰克图口岸的万里商道,将华茶出口的产、运、销统掌于一手,在中俄边贸中铸就了晋商的辉煌历史。
展开剩余89%《茶道青红》讲述的正是晋商在纷乱而艰难的时世里,凭靠勇气与智慧苦心经营“华茶”,开辟万里商道的外贸传奇。
故事发生在清乾隆年间,太谷康氏家族在两代数十年的经营下,已经将华茶外贸做大,但突然面临大清朝廷因边境纠纷关闭边境、禁止两国贸易互市的空前危机,此时,康家主事为康乃骞、康乃懋兄弟,二爷康乃懋因边境关闭被困俄国,大爷康乃骞则懦弱毕现。
在几位贤能的掌柜策动下,康乃懋的夫人戴静仪被推举出来当家主事。她临危受命,依赖商号各路掌柜伙友,严护祖业根本,守法苦撑,历尽艰险,苦心经营,终于迎来了边境解封的消息。更可喜可叹的是,戴氏夫人在封关的经济危机中,一面守护康家商号根本,一面顺势改制,为康家赢得了危机过后的强势复苏以及日后百年不衰的局面。
作品精读
康家男人们的“缺席”与“在场”
康家做茶叶生意始于康乃懋的祖父,生意并未做大。他在归化城,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,盘过一家行将倒闭的茶庄,更名天义川,接手做青砖生意,也不过贩运些低级砖茶,销往内蒙古牧区。
但其子康海元,即康乃懋的父亲,却有商才,胆略过人。帮衬父业出道之时,正值恰克图市圈初置,他不顾父亲反对,举债独闯恰克图,开始做外茶生意。由此竟使天义川渐成西商大户,康家起山隆兴。因他名字中有“海”字,茶庄字号又“天”字打头,茶道上人称其康海天,一时名声甚显。但他也深知做外茶生意,风险莫测,因而对父亲身后留下的内茶生意,一直没有放弃。
二十九年(1764年)起,遭遇长达四年之久的封关闭市,使晚年的康海天深受打击,以致一病不起。在交代后事时,断然将祖业一分为二:青砖内茶生意,新加重资,承袭祖号“天义川”,交给了老大康乃骞;红砖外茶生意,则赐新号名“天盛川”,交给了老二康乃懋。为的是内外相济,互为补救,旱涝保收,以图祖业不败。用当今一句熟语,这叫“东方不亮西方亮。”
乾隆五十年(1785年),清朝廷对恰克图封关闭市,康乃懋被困俄境,康乃骞惊慌失措,懦弱毕现,拿不了一点主意,康家主事男人们或被动或主动“缺席”了康家茶叶生意。形势所迫,几位贤能的掌柜策动下,康乃懋夫人戴静仪被推举出来当家主事,从此,她带着儿子康仝霖,在各路掌柜伙友们的齐心帮撑下,严护祖业根本,守法苦撑,历尽艰险,苦心经营,终于迎来了边境解封的消息。
在恰克图封关闭市的八年中,康仝霖是完全“在场”的,他自始至终投入到康家的茶事之中,历练有加,羽翼渐丰,深谋远虑,为康家开辟了比武夷更为近便的蒲圻茶,为康家茶叶生意隆兴走出了重要一步棋,他更是和母亲一起,顺势改制,在维艰的守业中完成了创新,将康家祖传的财东当家、亲掌商务的商业体制,改革为“伙东”制,真正谋得了康家百年不衰的局面。
而康家之所以能不惧时艰,艰难境遇之中守住祖业迎来转机,离不开创下祖业的康海天的“在场”,他虽已故,可是他打的江山、创的祖制为康家守成与创新夯实了基础:
亲理生意的这六年,戴夫人也终于悟到,康家先祖所留下的这一份家业,其间最值钱的,也唯有这几位忠义而又能干的掌柜了。生意有盈亏,厚实的老底,也有告罄之忧,唯有几位掌柜,可靠依旧,才干不减,甚尔愈益老练,日久弥坚。
“你爷爷生前一再严嘱,茶道生意,万不能以讨巧得便宜。轻巧得便宜,就要丢了本事,捡了祸害。”
《茶道青红》讲述了康家几代人创业、守业、谋发展的故事,康家男人们偶尔会“缺席”,但是康家人的商业智慧始终是“在场”的,其在中俄边贸中铸就的辉煌历史,离不开“尚德尚勤”“开明开放”“守成创新”的精神与魄力。
剃发明志的康家戴夫人
的确,自去年中秋前后,徐文琪、冯得雨、刘福海、杨敦义及霖儿分头离开太谷后,戴夫人就已拿定主意,不仅要亲身走一趟南茶道,还要走一趟更不易走的北茶道。亲身走一趟万里茶道,亦是戴夫人多年夙愿。但今决意亲走茶道,却不是为遂夙愿。
首要用意,是不能中断康家祖业规矩。既然执掌了全家的生意,暂代大掌柜职,便得依前例巡走茶道。祖业规矩不变,方显得危难未伤元气。而作为女辈巡走茶道,虽前所未有,似也正可呈现非常气象,振作众心。再者,不亲临茶道,焉能熟悉生意,感知危难!
……
二月初春,旷野仍如冬日,风来似剪刀。初骑于马上,寒冷便是首要一关。但康仝霖发现母亲与大瑜,并无瑟缩状,骑术也不生疏,御马兴致更浓。遇道路人马稀少时,便策马奔跑一程。两人都着紧身短衣,披一件轻裘斗篷,佩一护身短剑,一副武装打扮。策马奔跑时,风扬斗篷,身手飘逸,倒很有些英姿勃发的意韵。
康家戴氏夫人出身名门,其祖父戴廷栻饱学志远,明亡之际全志保节,于乱世危局中勇于脱出官场,卓然自立。戴夫人深受卓然自力、不舍仁义之家风濡染,在康家生意陷入危局之际,勇接重担,不畏艰辛,在掌柜伙友的帮撑下辅佐儿子,坚守祖业、顺势改制。
正如康家掌柜所言,商界不是官场,更近江湖,江湖中亦有女杰行走,戴氏夫人正是一位豪爽重义的女杰、智者。
特别是她对康乃骞及其王氏夫人的猜忌(猜其与掌柜有染)的处理,以“剃发明志”之举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之中,既保全了康家的利益与名声,又不没戴家风骨,她的才智、格局与康乃懋的犹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呈现出了晋商家族中人物的立体性、丰富性及人性的多面性、复杂性。
馆员赏析
本书系作者继《白银谷》之后,又一部展示晋商大智慧的力作。小说构思巧妙,主要选取了恰克图口岸关闭前后的近十年的时间段,涉及人物包括康家三代、四代男人们及他们的夫人们,康家各路掌柜伙友们,康家在恰克图主要的贸易伙伴等,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层层展开的叙事,将茶叶贸易的复杂性与晋商的智慧娓娓道来,绘声绘色地再现了晋商活动畛域之广、经营格局之大、商务能力之强,以及其间的艰难险阻与喜忧得失。
小说人物塑造方面匠心独运。康家三代主事康乃骞、康乃懋兄弟负责康家茶叶对内、对外贸易,康乃骞虽为长兄却怯懦缺乏担当,康乃懋能拼能闯却也抵不过命运所困,返家后犹疑不决。
兄弟俩的形象与戴氏夫人的豪爽仗义及智谋深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又与康家四代主事康仝霖的勇气担当、守成创新形成对比。
同时,复杂的人物关系间又形成一种补充,在康氏家族的人物群像身上,展示了晋商精神的传承与发展。康仝霖的发妻孟婉君是太谷大家出身,危势当前,勇担家难,在戴夫人外出行走茶道期间将家里治理的井井有条,并为康家生下了第五代男丁。
康仝霖情所另托之人俄商米氏皮货店千金叶林娜,对康仝霖倾情托付,却拒绝插手康家茶叶生意,边境解封后只身回到俄境独身自处。
两位迥然有别的女性使康仝霖的爱情世界春兰秋菊同时绽放,他们三者的关系虽玉有所缺,却不乏美好,再现了晋商丰富的情感世界。
作者简介
成一,生于1943年。国家一级作家。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、山西文学院院长、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等。
已出版各类小说作品约五百万字,其中长篇小说七部。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《远天远地》、中篇小说集《千山》、长篇小说《白银谷》《茶道青红》等。曾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京、津、晋等多项文学奖。
撰稿 | 郭晓岩
审校 | 陈晶
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
发布于:北京市网上购买股票怎么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